分享好友 行业资讯首页 行业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玖龙年盈利飙升超160%:解码纸业航母的战略转型与未来版图!

2025-08-2100

8月20日,玖龙纸业(控股)有限公司发布了一则震撼市场的正面盈利预告,为行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公告如平地惊雷,预示着这家“纸业航母”在经历了市场周期的洗礼后,正以强劲的姿态破浪前行。这份亮眼的业绩预告不仅是企业经营成果的直接体现,其背后更深藏着玖龙纸业一场深刻的、关乎未来的战略变革。本文将剖析这份财报预告,并结合其近期在全国范围内的重大项目布局,揭示玖龙纸业如何通过“垂直整合”与“高端转型”两大核心战略,构筑起穿越周期的坚实壁垒。

业绩喜报:盈利能力加速修复,增长势头强劲

根据公告,玖龙纸业预计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的完整财年内,将实现约21亿元至23亿元人民币的盈利。这一数字相较于上一财年约7.94亿元的盈利,实现了高达165%至190%的惊人增长。如此显著的跃升,主要归因于两大核心驱动力:

1.  销量稳步回升:市场需求的复苏为公司产品销量的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2.  盈利空间扩大:更为关键的是,报告期内原材料成本的下降幅度及速度,显著快于产品销售价格的下调幅度。这一“剪刀差”的扩大,直接推动了公司毛利率的显著提升,成为盈利暴增的核心引擎。

值得注意的是,在计算股东应占盈利时,需要考虑永续资本证券持有人的收益。公司于2024年6月发行了4亿美元的永续资本证券,本财年其持有人应占盈利约为4亿元人民币。扣除此部分后,归属于公司权益持有人的净利润预计将在17亿元至19亿元人民币之间,与上一财年7.51亿元的净利润相比,增幅依然高达126%至153%。这充分表明,公司的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得到了根本性的、强劲的修复。

这份年度预喜并非空中楼阁,其增长势头在半年度财报中已初露端倪。回顾玖龙纸业于今年2月底发布的2024/2025上半财年(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业绩,我们可以看到:实现营业收入334.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2%。其增长逻辑在于“以量补价”——销量实现了约14%的大幅增长,部分对冲了平均售价约4.1%的下滑。中期盈利达到6.8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24.85%;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约4.7亿元,同比增加60.6%。

通过简单计算可以发现,公司上半财年盈利约6.8亿元,而全年预计盈利中枢为22亿元。这意味着,下半财年的盈利预计将达到14.2亿元至16.2亿元之间,是上半财年的两倍以上。这清晰地揭示了一个趋势:玖龙纸业的盈利能力正处于一个加速释放的通道中,下半财年的表现远胜于上半年,显示出强劲的增长后劲。

战略深潜:三大基地联动,构筑“林浆纸一体化”坚固壁垒

亮眼的财务数据是企业战略成功结出的硕果。近年来,面对国内外废纸原料供应的不确定性、环保政策的日趋严格以及市场对高端纸品需求的不断提升,玖龙纸业果断将战略重心转向了“林浆纸一体化”的垂直整合模式。其核心思想是通过强化上游制浆能力,大幅提高原料自给率,摆脱对进口原料的依赖,同时推动产品结构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领域升级。近期在广西北海、湖北监利和重庆的三个重大项目布局,正是这一宏大战略的集中体现。

01北海基地:“超级航母”的华丽转身与高端化突围

位于广西的北海基地,是玖龙纸业战略调整的先锋与典范。基于对市场行情的精准预判,公司对该基地的提质增效技改项目进行了重大调整,其核心逻辑清晰而坚定:强化自产浆能力,替代进口,并借此契机向高端文化纸市场强势进军。

为从根本上解决原料瓶颈,北海基地计划扩建一条年产80万吨的本色针叶木浆生产线,并将现有的一条30万吨本色浆线技术改造为漂白浆线。此番调整完成后,北海基地的化学浆总产能将跃升至惊人的190万吨/年(其中本色浆110万吨,漂白浆80万吨)。这不仅意味着原料自给率的极大提升,更意味着对产品品质的源头控制能力达到了新的高度。

随着高质量自产浆的稳定供应,玖龙纸业果断取消了原计划建设的总计75万吨/年的牛卡纸生产线,转而新建两条合计年产60万吨的文化纸生产线。这一“退”一“进”之间,是深刻的战略考量。调整后,北海基地的文化纸总产能将从原规划的55万吨/年翻倍至115万吨/年,彰显了其告别低端同质化竞争,向高利润、高技术壁垒的文化纸市场进军的决心。

为支撑庞大的制浆产能,项目同步新增一台处理能力高达6200吨/天的碱回收炉及配套石灰窑,并对现有环保设施进行技术改造,全面提升环保处理效率和资源循环利用水平。改造完成后,玖龙北海基地将形成一个浆纸总产能高达910万吨/年(制浆325万吨/年,造纸585万吨/年)的宏大产业集群。其产品线将覆盖牛卡纸、白卡纸、文化纸和纸袋纸等多个品类,形成一个产品结构更多元、产业链更完整、抗风险能力更强的“超级纸业航母”。

02监利基地:深耕华中腹地,打造全产业链新标杆

在湖北监利,玖龙纸业的“林浆纸一体化”战略正以更宏大的手笔展开。公司计划在现有项目基础上,追加投资90.3亿元,建设一个集约化、规模化的林浆纸一体化扩建项目。该项目不仅体量巨大,而且产业链条极为完整。

项目规划新增年产120万吨的白卡纸生产线、年产80万吨的白面牛卡纸生产线、年产70万吨的漂白化机浆生产线,以及年产40万吨的漂白化学浆生产线。这些新增产能全部聚焦于市场需求旺盛的高档包装纸和优质纸浆。

项目的亮点在于其完善甚至极致的配套设施。除了常规的碱回收炉、石灰窑等,还包括了固废循环流化床锅炉、25万吨/年的双氧水生产线、2万吨/年的二氧化氯生产线,以及处理能力巨大的污水处理厂和净水厂。这意味着监利基地将实现能源、化学品的高度自给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形成一个封闭的、高效的绿色循环经济系统,成本优势和环保优势将极为突出。

03重庆基地:智能制造赋能,辐射广阔大西南

在重庆江津,玖龙纸业再次落子,投资60亿元建设林浆纸一体化智能工厂。这不仅是其深耕西南市场近二十年的延续,更是其面向未来,将“全产业链”与“智能化升级”深度融合的战略性举措。

项目一期将建设一条年产70万吨的绿色制浆生产线(预计2026年底投产),二期规划建设年产100万吨的高档纸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将极大填补中国西南地区在绿色纸浆产业上的空白,对于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具有里程碑意义。

该项目将助力重庆玖龙冲击百亿产值企业的目标,并有望培育出江津区首家百亿级企业,其经济带动效应和社会效益显著。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环保造纸基地,此次智能化、绿色化的升级,将进一步巩固其区域龙头地位。

战略前瞻性铸就企业“护城河”

玖龙纸业本财年预期的盈利大幅增长,绝非偶然的市场红利,而是其多年来坚持前瞻性战略布局后,成果的集中体现。透过这份盈利预告和三大基地的宏伟蓝图,我们可以总结出玖龙纸业成功的核心逻辑与未来的发展趋势。/

成本控制是生命线:造纸业是典型的资本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原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极高。玖龙纸业通过大力发展“林浆纸一体化”,将产业链向上游延伸至制浆环节,本质上是在构建成本“护城河”。自产浆不仅能保证原料的稳定供应和优良品质,更能使其在面对国际废纸、木浆价格剧烈波动时,拥有远超同行的成本优势和风险抵御能力。本轮盈利增长,正是得益于原材料成本下降的红利,而未来的自产浆将把这种红利内化为持续的、稳定的竞争优势。

全国布局与规模效应:从华南的北海,到华中的监利,再到西南的重庆,加上其他多个地区的生产基地,玖龙纸业的全国性战略布局日趋完善。每一个基地都具备千万吨级的体量,形成了巨大的规模效应,能够有效降低单位生产成本、物流成本和管理成本。这种网络化的基地布局,使其能够高效覆盖全国市场,提升服务响应速度和市场竞争力。

绿色与智能是未来:监利基地的循环经济模式和重庆基地的智能工厂定位,表明玖龙纸业的发展已超越了单纯的产能扩张。通过投资先进的环保技术和智能化生产线,公司不仅能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要求,更能通过提升生产效率、降低能耗和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企业长远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展望未来,随着这些重大项目的陆续建成投产,玖龙纸业的原料自给率、产品结构、生产效率和市场覆盖能力都将迈上一个全新的台阶。其精心构筑的“林浆纸一体化”战略壁垒,将使其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更加主动的地位。尽管全球经济环境仍存在不确定性,下游需求也可能出现波动,但玖龙纸业凭借其清晰的战略、坚决的执行和雄厚的资本实力,已经为穿越行业周期、实现长期稳健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举报
收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