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今天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我国包装产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我国包装产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5万亿元,形成15家以上年产值超过50亿元的企业或集团,上市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大幅增加,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大中型包装企业两化融合水平处于集成提升阶段以上的超过80%,中小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开展研发、管理和生产控制的比例由目前30%提高到55%以上;全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均下降20%以上;建成5个以上包装标准创新研究基地,遴选一批标准化示范试点企业。数字化、网络化设计制造模式广泛推广,初步建立包装废弃物循环再利用体系,军民通用包装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建成一批军民融合包装基地。
据了解,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包装大国,包装工业位列我国38个主要工业门类的第14位,成为中国制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包装产业已建成涵盖设计、生产、检测、流通、回收循环利用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较为完善的体系,分为包装材料、包装制品、包装装备三大类别和纸包装、塑料包装、金属包装、玻璃包装、竹木包装五大子行业。2015年,全国包装企业25万余家,包装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8万亿元。
“包装产业仍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主要表现为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弱,先进装备和关键技术进口依赖度高;企业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生产模式较为普遍;包装制造过程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有待提高;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低档次、同质化产品生产企业重复建设问题突出。
针对这些问题,《指导意见》提出了实施“三品”战略,集聚产业发展优势;加强技术创新,增强核心竞争能力;推动两化融合,提升智能制造水平;加强标准建设,推动国际对标管理;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协调发展格局;培育新型业态,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开展绿色生产,构建循环发展体系等七大主要任务。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相关负责人指出,包装产业的“三品”战略是指增加包装产品品种、提升包装产品品质和培育包装产品品牌。具体来看,要在优化传统产品结构、扩大主导产品优势的基础上,主动适应智能制造模式和消费多样化需求,增强为消费升级配套服务的能力。通过创新设计方式、生产工艺以及技术手段等,大力研发包装新材料、新产品、新装备,推动产品品种增加和供给服务能力提升。重点发展绿色化、可复用、高性能包装材料,加快发展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成套包装装备,大力发展功能化、个性化、定制化的中高端产品,通过丰富产品品种、优化产品结构拉动需求、驱动消费。

- 包装纸市场降价潮持续 五一后走势成谜
22025-04-25

- 中国两大纸业巨头近47亿砸向大马,将再改写东南亚纸业格局!
342025-04-23

- 纸浆造纸与纸箱业“腹背受敌”!特朗普关税下,成本暴涨谁来买单?
252025-04-22

- 关税风暴下需求崩塌,纸包装业正被拖入衰退深渊!
212025-04-22

- 2025年3月份造纸和纸制品业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4%
582025-04-15

- 全球第一纸业包装巨头启动新一轮关厂,及这些欧美纸业大佬也在关厂!
362025-04-14

- 欧洲纸业拉响警报!美国关税风暴来袭,下游产业瑟瑟发抖!
412025-04-14

- 金鹰(如皋)产业园规划建设全球"木浆港"
92025-04-14

- 解读全球箱板纸市场的未来与趋势,10年后将达2037亿美元
242025-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