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拐点渐近,造纸业如何穿越周期?

   2024-11-22 纸视界45

造纸行业是典型的顺周期行业,其景气度与宏观经济息息相关。

全球造纸业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增长期,近年来,增长速度趋于放缓。

2023年,全球纸和纸板产量为4.097亿吨,全国纸及纸板产量为1.3亿吨。中国纸及纸板的产量和消费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已成为世界造纸工业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

疫后,中国市场的生产和消费水平正在企稳,供需总量保持平衡,不同品种有所差异,包装用纸和生活用纸的产能呈增长态势。

今年以来,由于上游纸浆价格波动和下游纸张需求增长疲软,企业正在经历“产量增长,营收增长,利润不增长”的周期。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

2024年1至9月份,我国纸及纸板产量达到11632.9万吨,累计增长率高达10.2%。

2024年1至9月份,造纸和纸制品业实现了10598.7亿元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4%。

2023年的造纸行业营业利润率,有10个月低于2%。2024年,前7个月的营业利润率达到了2.9%左右,8月和9月为2.7%左右,行业盈利能力较弱。

在宏观经济变化的驱动下,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期,我国造纸行业或将呈现这样的景象。

外部环境加速行业整合

规模以上造纸企业数量下滑,铜板、白卡等纸种进入寡头时代,各纸种龙头市场份额不断攀升。

造纸业在经历较高增长后逐渐放缓进入漫长集聚期。以美国为例,20世纪90年代后期,造纸业增速放缓并进入调整转型期,开启了首轮并购浪潮,至2002年使得行业前五大企业各细分市场份额显著提高。行业进入漫长集聚区,国际纸业便进入十多年的产业深度调整期;欧洲以斯道拉·恩索为代表,近年来市值表现较稳定,且呈现稳中有升趋势。

林浆纸一体化企业成为主旋律规模领先的纸企均是林浆纸一体化企业,且会通过并购实现规模快速扩张、产业链纵向延伸和剥离非核心业务或业绩不佳业务。新增产能也将聚焦于头部企业,未来,头部企业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行业出清或加速。走出去,扩大收入 平抑经营风险领先企业通过收并购、海外建厂等方式布局高增长区域或巩固产业链,实现全球扩张,平衡单一市场风险。

不同纸种,供需格局不一样

未来,在中国市场,各纸种将面临不同的市场供需格局——箱板纸、瓦楞纸供需矛盾仍将存在;文化纸供需恢复常态,但长期面临人口结构挑战;白卡纸结构性增长存在一定机会,竞争日趋多元;生活纸需求稳健增长,品牌差异致进一步两极分化。

从优秀企业的运营情况来看,经营为王才能抵抗风险。太阳纸业的山东、广西和老挝“三大基地”协同发展,稳步构建“林浆纸一体化”全产业链,公司具备了较强的产业链核心竞争力,更加有能力熨平行业周期性的波动;玖龙纸业前瞻布局原材料资源,自给率优势突出,在海外布局再生浆获取生产制造的成本优势;区位布局领先,全国基地布局广泛,单吨运输成本低于同行,且实行精益管理。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