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曾经蓬勃发展的纸张回收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根据新加坡废物管理与回收协会 (WMRAS) 向亚洲新闻台 (CNA) 透露的消息,多重压力正在导致该国的纸张回收量急剧下降。WMRAS主席陈女士(Melissa Tan)指出,这些挑战不仅源于外部市场的剧烈波动,也与内部高昂的运营成本息息相关。面对行业困境,协会呼吁企业重新审视其运营模式,并寻求政府的支持,以确保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废纸价格断崖式下跌:全球供需失衡下的“利润黑洞”
纸张回收产业链的下游,是废纸出口和再利用。然而,目前废纸的国际市场价格正处于历史低位,这成为新加坡纸张回收公司面临的首要难题。
WMRAS主席陈女士对此深感忧虑。她指出:“由于目前市场价格极低,对企业而言,出口废纸在经济上已经变得非常不划算。” 雪上加霜的是,国际海运的成本却持续高企,这使得本就微薄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挤压。
以新加坡的KL Enviro公司为例,这家每月处理约6000吨废纸的废物管理公司,正深切地感受到市场的寒意。该公司执行董事宋文杰先生(Song Wun Kiat)分享了一组令人震惊的数据:在2020年,一箱用于回收的压缩纸板还能卖到280新元,但如今,受全球供应过剩的影响,同样一箱废纸的售价已跌至140新元,仅仅是三年前的一半。
宋先生表示,这样的市场环境对整个行业来说“非常令人沮丧”。价格暴跌不仅压缩了企业的利润,更直接威胁到一些公司的生存,迫使它们在这个充满挑战的行业中挣扎求生,甚至面临倒闭的风险。
运营成本的“三座大山”:燃料、通胀与人力成本
除了废纸价格的下跌,高昂的运营成本更是压垮骆驼的另一根稻草。宋文杰先生强调,回收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他们不得不面对来自多个层面的成本压力。
首先是运输和燃料成本的上涨。俄乌战争等地缘政治冲突,导致全球能源价格飙升,这直接推高了物流成本,使得废纸的收集和运输费用居高不下。其次,通货膨胀是另一项不容忽视的因素。物价普遍上涨,使得企业的采购和日常运营费用不断攀升。最后,人力成本的上涨也给企业带来了沉重负担。在新加坡这样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的国家,人力成本的增加直接侵蚀了企业的利润空间。
陈女士对此表示,虽然企业无法控制废纸的售价,但可以努力控制内部运营成本。然而,在燃料、通胀和人力成本这“三座大山”面前,许多企业发现,要维持健康的利润率,只能选择削减产量,这又反过来影响了整体的回收量。
政府与企业的“自救”之路:寻求援助与模式创新
面对如此困境,新加坡的纸张回收企业普遍希望政府能够提供援助,帮助它们渡过难关,并维持其重要的回收工作。宋文杰先生恳切地呼吁政府关注行业面临的挑战,并提供更多支持,例如劳动力补贴等措施,以帮助抵消运营成本的上涨。
值得欣慰的是,当局已经表示,他们正在研究改善新加坡纸张回收的方法,这为行业带来了希望。
同时,一些企业也在积极探索新的解决方案。本地可持续发展科技公司SG Recycle就是一个典范。该公司发现,除了成本问题,回收质量低劣也是导致回收率下降的重要因素。许多居民将废纸与其他垃圾(如食物残渣和饮料)混放在蓝色垃圾桶中,导致纸张被污染而无法回收。数据显示,新加坡的纸张回收率已经从十年前的52%下降到去年的32%,其中部分原因就源于废纸收集量的减少以及污染率的上升。
针对这一痛点,SG Recycle提出了一个创新的解决方案。该公司在新加坡各地安装了智能废纸回收机。这些机器不仅能确保回收的废纸清洁无污染,还通过奖励机制鼓励居民参与。每投放一公斤废纸,居民就可以获得三分钱。SG Recycle的首席执行官兼创始人Ng先生(Mervin Ng)自豪地表示,他们机器的污染率“接近于零”。
通过实时数据跟踪,居民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回收量。在今年上半年,该公司已经成功回收了220吨纸张,证明了这种模式的有效性。
然而,创新也并非没有挑战。Ng先生坦言,这些智能回收机的安装成本非常高昂,每台机器的成本高达300新元。与行业内其他企业一样,SG Recycle也受到了废纸市场价格下跌的冲击,被迫缩减运营规模。该公司目前管理的回收机数量已从2023年峰值时的140台减少到84台。
Ng先生感慨道:“尽管我们从事的是可持续发展业务,但由于物流和高昂的人力成本,这本身并不是一项可持续的业务。” 他同样希望能够获得政府的补助金,以维持公司的运营。尽管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Ng先生依然表示,公司愿意继续投入自己的资金来维持这些环保举措,但如果能得到外部帮助,将不胜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