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堡175载风云路:在危机与变革中重塑印刷行业版图

   2025-03-17 58

近期,印刷设备制造领域的巨头海德堡公司,迎来了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里程碑 —— 成立175周年。借此契机,海德堡公司正式公布了清晰明确的增长战略,展现出其迎接未来挑战的坚定决心。2025年3月11日,这个特殊的日子,正是海德堡公司175周年的纪念日。在当下,让我们共同回溯海德堡过去175年的辉煌轨迹,深入探究这家企业究竟如何在百年历史的洪流中奋勇前行,从而奠定其在行业内的领导地位。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有时简称海德堡或海德勒,是一家总部位于德国巴登-符腾堡州威斯洛赫-瓦尔多夫(靠近海德堡)的精密机械工程公司,其注册办事处则设在海德堡(巴登-符腾堡州)。该公司提供涵盖印刷产品整个流程和价值链的产品及服务,是全球最大的胶印机制造商。海德堡的产品线覆盖印前、印刷和印后等各个环节的设备。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74年在弗兰肯塔尔成立的一家钟铸厂。1845年,铸钟匠乔治·哈姆接管了这家铸造厂。他的兄弟安德烈亚斯·哈姆于1849年加入并成为合伙人。股份公司的正式成立日期是1850年,当时安德烈亚斯·哈姆接手了他哥哥的股份,后者因1848年革命后被迫流亡。1851年,哈姆离开了公司,并带走了钟铸厂的业务。

1856年,哈姆结识了机械工程经理安德烈亚斯·阿尔伯特,并决定与阿尔伯特以一种松散的合作关系共同生产高速印刷机。1863年,他们正式成立了阿尔伯特-哈姆公司,由哈姆提供机器和原材料,而阿尔伯特则负责印刷机的日常运营和设计。运营成本和利润由双方共同承担。这些机器有时会被批评与莱辛巴赫的型号过于相似,未能提供显著的改进。

1873年,安德烈亚斯·阿尔伯特离职后,哈姆将更多精力投入到钟铸业务中,其中包括为科隆大教堂铸造著名的凯撒钟。之后,他和他的儿子卡尔再次开始生产高速印刷机,并与阿尔伯特的新公司——阿尔伯特父子公司展开了直接竞争。1894年哈姆去世后,他的儿子于1895年将公司出售给了威廉·穆勒,后者将公司总部迁至海德堡。此次出售包括了机械工程部门,但不包括钟铸厂。当时的穆勒已经是海德堡莫利托机械制造公司的合伙人。

1896年,海德堡莫利托机械制造公司进行清算,哈姆父子开放式合伙公司在海德堡商业登记处正式注册。该公司的合伙人为威廉·穆勒和卡尔·盖格,他们接管了莫利托机械制造公司的大楼。1896年,位于弗兰肯塔尔和海德堡-贝尔海姆的两个生产基地共雇佣了约300名员工。

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市场需求下降,公司在世纪之交陷入了经营危机,导致当时的工厂(名为哈姆父子高速印刷机股份公司)最终成为了曼海姆莱茵信贷银行和达姆施塔特商业及工业银行的资产。1905年,公司更名为海德堡高速印刷机股份公司,简称“高速印刷机”。由于“高速印刷机”的危机持续存在,作为债权人的银行很快便开始为公司寻找新的投资者。1916年,出生于波鸿的企业家理查德·卡恩将“高速印刷机”纳入了他自己的企业网络——理查德·卡恩集团。

卡恩时代的一款著名产品是原装海德堡平版印刷机,该机型在1914年至1985年间共生产了165,000台。这是第一台配备自动送纸功能的平版印刷机,因此其运行速度比传统机型快得多。原装海德堡平版印刷机的研发工作在卡恩接手公司之前就已经展开,在他的领导下,该机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最终实现了批量生产。它是世界上最著名、应用最广泛的同类型机器之一。

在大萧条时期,卡恩集团陷入了日益严重的财务困境,并背负了巨额债务。这最终导致卡恩集团于1932年彻底破产倒闭。幸运的是,卡恩集团中盈利状况良好的部分,包括“高速印刷机”及其子公司盖斯林根机械制造公司(简称MAG)和C. Maquet公司,已在1931年在银行的坚持下被剥离出来。这确保了公司的得以继续运营,尽管德意志银行、贴现公司以及德国商业银行成为了新的主要股东。1940年3月,莱茵电力公司从德意志银行手中收购了“高速印刷机”的绝大多数股份。

在卡恩控股公司破产倒闭后,“高速印刷机”公司继续发展。1935年,在纳粹德国统治时期,由于帝国印刷商协会主席马克斯·阿曼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允许清算不符合纳粹体制的出版社,并禁止新建印刷厂,该公司的国内业务遭受了严重挫折。

与此同时,由于现有印刷设备效率的提高,也首次对新的印刷业务产生了负面影响。所有这些因素共同导致1935年的国内销售额下降了27.6%。然而,海外销售额近三分之一的增长抵消了国内销售额的下降。尽管由于新闻自由受到限制而面临诸多不利因素,但该工厂因能够赚取外汇而受到纳粹官员的欢迎。

从1939年开始,该公司转而生产对战争至关重要的车床。它获得了来自马格德堡机床厂和海涅曼兄弟公司的大量订单,共生产了1,000台精密车床和转塔车床,总价值达470万德国马克。在此期间,“高速印刷机”公司成为了第一家在装配线上生产机床的德国企业。盖斯林根工厂主要负责生产炮弹和子弹壳,而飞机的液压装置则在海德堡工厂进行生产。

尽管曼海姆的军备司令部早在1940年就要求停止印刷机的制造,并且采购对战争至关重要的物资(例如钢材)变得越来越困难,但印刷机的生产仍然持续到了1942年。为了弥补被征召入伍的男性工人所造成的劳动力缺口,战争期间该工厂最多曾部署了约150名法国和苏联战俘以及东方劳工。此时,他们占到了工厂总劳动力的23%。战争结束后,“高速印刷机”工厂的厂房基本完好无损。

二战结束后,胡伯特·斯特恩伯格成为了公司的新任经理。他早在1926年就加入了董事会,并一直任职到1972年。目前位于威斯洛赫-瓦尔多夫的主要工厂经过一年的建设,于1957年正式启用,这是因为海德堡的主要工厂已经变得过于狭小,而且公司在海德堡的新建项目遭到了强烈的反对。

20世纪60年代初,“高速印刷机”公司仅生产凸版印刷机,但在1962年,该公司推出了其第一台胶印机,即海德堡KOR(Kleine Offset Rotation,意为小型胶印轮转机)。1967年,“高速印刷机”公司正式更名为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1972年,GTO(大型平台胶印机)成为了第一款印刷单元数量超过40,000台的胶印机。1974年推出的速霸系列进一步巩固了海德堡在胶印机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尽管海德堡进入胶印机市场的时间相对较晚,但该公司在短短几年内就成为了该领域的全球市场领导者。

该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继续发展壮大,一度拥有约占欧洲数控机床总数三分之一的庞大基数。1988年,海德堡收购了卷筒纸胶印机制造商哈里斯图文公司,该公司在法国、美国和墨西哥均设有分支机构。1996年,海德堡又相继收购了利诺泰普-海尔公司(专门生产用于印版成像的激光照排机)、斯托克康迪韦伯公司(生产卷筒纸胶印机及辅助设备)和谢里丹系统公司(提供报纸收发室和商业装订系统)等多家公司。

在哈特穆特·梅多恩担任董事总经理期间,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于1997年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上市(股票代码为HDD)。1999年,海德堡印刷机械公司从伊士曼柯达公司手中收购了办公成像部门(即黑白数字印刷业务),以及位于路德维希堡的斯塔尔公司,该公司主要生产折页机和其他印后加工设备。2000年,印刷媒体学院正式落成,这是一座高层建筑,由海德堡印刷机械公司在海德堡建造,用作培训和办公大楼。

在“9·11”恐怖袭击事件以及随之而来的广告业急剧下滑(这对海德堡公司而言尤为重要)之后,2002/2003财年成为了海德堡印刷机械公司近几十年来首次出现亏损的财年。此后,该公司对其业务活动进行了重组。2003年,海德堡印刷机械公司收购了雅根伯格的模切机和糊盒机部门,即位于诺伊斯和沃斯的子公司雅根伯格戴安娜有限公司。

此前强劲的增长势头已无法维系,卷筒纸系统部门(即卷筒纸胶印机业务)及其位于美国多佛、法国蒙塔泰尔和荷兰博克斯梅尔等地的工厂不得不出售给美国高斯国际公司。作为交易的一部分,海德堡获得了高斯国际公司15%的股份。数字印刷部门以及与柯达公司现有的数字彩色印刷合资企业NexPress则被转回给了其美国合作伙伴,位于米尔豪森的海德堡数字精加工有限公司(前身为柯达工厂)则被关闭。基于以上这些决策,公司对其向新业务领域的扩张计划进行了调整。

公司在2004/05财年恢复了盈利。与此同时,2004年5月,德国能源巨头莱茵集团宣布将清算其所持有的海德堡股份。这是在莱茵集团全面削减其工业领域投资期间发生的。莱茵集团长期持有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超过56%的多数股权,这部分股权从1940年至1997年通过莱茵电力公司间接持有,从1997年至2000年则通过拉迈耶股份公司间接持有。2000年,拉迈耶股份公司与莱茵集团合并后,海德堡的股权便由其母公司直接持有。

作为德国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制造中心,海德堡印刷设备(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5月,至2011年9月相继完成4期扩建。青浦工厂是海德堡全球生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制造商务印刷、包装印刷和标签印刷设备,以及充电桩等新产品。青浦工厂是德国海德堡集团在海外唯一的装配车间,主要装配机型为SX74、SX102、CX92(100%在青浦工厂装配),以及CX104(超过70%在青浦工厂装配)。产品通过ISO9001-14001标准,面向整个亚太地区,出口达7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8年的金融和经济危机导致海德堡的订单量和销售额大幅下滑,而全球市场的产能过剩则加剧了定价方面的困难。在危机带来的巨大压力下,公司推出了一系列削减成本的措施。在此背景下,该公司还在全球范围内裁减了约4,000名员工,而此前其员工总数约为20,000名。2009年和2010年,海德堡在德国的所有工厂都开始实行缩短工时制度。为了稳定公司的财务状况,海德堡不得不申请了超过7亿欧元的贷款和联邦担保。在2010年7月的年度股东大会上,股东们还以绝对多数的票数批准了约4.2亿欧元的增资方案。这有效地减少了公司的债务,并改善了其资本结构。此前一个月,高斯国际公司已被上海电气全资收购,海德堡在高斯公司所持有的15%的股份也随之易手。

自2011年4月起,海德堡与日本电子制造商理光公司建立了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共同拓展不断增长的数字印刷机市场。2012年,海德堡在全球范围内裁员2,000人,其中在德国裁员超过1,200人。2013年11月初,海德堡宣布与富士胶片公司建立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主要致力于为日益增长的数字印刷市场开发相关产品。2014年,海德堡通过收购瑞士捷拉斯控股公司,正式进军标签印刷市场。2015年,执行委员会和大部分行政部门从海德堡市迁至附近的威斯洛赫镇。同年,从雅根伯格公司收购的模切机和糊盒机生产部门被出售给了位于天津的长荣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在2015/16财年,海德堡印刷机械公司在连续数年亏损后首次实现了税后盈利。2019年3月,长荣股份(此前是海德堡在包装印刷深加工机械领域的销售合作伙伴)收购了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8.5%的股份。

尤其是在印刷行业市场环境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开始在其核心业务之外的其他领域拓展产品线。自2018年以来,这包括生产电动汽车壁挂式充电桩,即通常所说的壁挂式充电箱,其电子设备也由海德堡印刷机械公司自行研发。这些壁挂式充电桩以“Amperfied”品牌进行销售。在印刷业务方面,该公司采用了按印张数量定价的印刷机订阅模式,即以租赁而非出售的方式提供设备。

2020年3月,德意志交易所宣布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将不再被纳入SDAX指数。此前,从1998年到2012年降级为SDAX之前,海德堡一直是MDAX指数的成分股。

同样在2020年,该公司宣布将解散其养老基金,从而释放出3.8亿欧元资金,这有望大幅减少公司的债务(净债务从2.5亿欧元减少至4300万欧元)。在此之前,员工代表不得不接受养老金的支付将越来越与公司的运营业绩挂钩的方案。《商报》的詹斯·科恩评论道,在“互联网取代印刷产品”的时代背景下,该公司正试图“健康地”从一家大型企业缩减为一家中型企业。

2020年,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的订阅服务也得到了扩展,客户不再为所使用的机器本身付费,而是根据实际印刷的纸张数量进行付费。接下来的几年里,海德堡相继推出了多款新产品:一款名为Gallus One的数字喷墨印刷机,用于生产数字标签(2022年),以及Boardmaster卷筒柔版印刷机(2023年)。在2023年4月至2024年3月的财政年度,其销售额约为24亿欧元,并被描述为保持稳定。

2024年2月,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与德国铁路公司的铁路建设部门——德国铁路建设集团达成合作,计划使用Amperfied充电系统在德国各地扩建充电基础设施。2024年5月,海德堡印刷机械公司和佳能公司宣布将在喷墨印刷机的销售和服务领域展开全球合作。海德堡印刷机械公司正在开发名为Jetfire的新型喷墨产品系列,其技术基于佳能的印刷机。2024年夏季,由于市场需求减少,该公司结束了于同年1月开始实施的临时性缩短工时制度。

12月9日,海德堡宣布,公司与工会、劳资委员会就威斯洛赫-瓦尔多夫工厂的未来计划达成一致,通过补偿即将到来的工资增长和出于社会责任感而裁减约450个工作岗位,未来三年可节省超过1亿欧元的人员成本,该计划旨在增强竞争力并促进投资。

这项计划已获得劳资委员会和IG Metall工会的同意。根据协议,到2028年底,工厂员工人数将至少保持在3500人。海德堡预计,这一举措将在三年内节省超过1亿欧元的人员成本,但由于这些措施,本财年还同时也会产生3000万欧元的特殊费用。计划将在2028年3月底前完成,甚至可能提前结束。

2025年,海德堡位于威斯洛赫的印刷媒体中心迎来华丽蜕变,并以“印刷之家”的全新面貌盛大启幕。在这占地面积超过一万平方米的宽敞空间里,汇聚了各种前沿印刷解决方案,来访者可以亲身体验各种沉浸式互动和专业测试。这里不仅是海德堡前沿技术的卓越展示平台,更成为印刷行业同仁们深入交流、携手探索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基地,续写海德堡在印刷领域创新发展的辉煌篇章。

 
举报收藏 0
 
更多>同类印刷知识
推荐图文
推荐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